月初,一款名為《Prison Escape Simulator 3D》(監獄逃脫模擬器)的模擬游戲在全球范圍內上線,并迅速在土耳其、乃至中東地區走紅,而后其熱度更是以此地區為中心開始向周邊地區輻射。上線一周內,該作已相繼在印尼、西班牙、德國等地進入模擬游戲免費榜前十,并于土耳其地區登頂。
作為走紅的又一款應用名中帶有“Simulator”的產品,其玩法便如其應用名一般直觀,即以第一人稱視角扮演一名囚犯,在親身經歷監獄日常生活的同時,悄悄通過收集的工具和資源在房間的地毯下挖掘出一條通道從而逃出生天。
圖片來源:應用商城詳情頁
然而雖說游戲的主線是“越獄”,但整體游玩體驗卻沒有影視劇集及部分動作游戲中所演繹和營造的那般驚險刺激,反而整個過程則顯得極為“日常”,即在日常的監獄生活流程中慢慢收集工具和資源,再一鏟一鏟地挖掘出整個地道。而將這堪稱日常的“職業體驗”還原到游戲之中,便是作為模擬游戲的一個現實題材類別,被統稱為“模擬器游戲”的最大特征。
模擬器游戲的發展背景
模擬器游戲始于PC平臺,其確切起源或許已難以追溯,但早期幾款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已在玩家群體中廣泛傳播。如開放世界城市生存題材的“乞丐模擬器”《Hobo:Tough Life》,像素風的邊境檢察官模擬游戲《Papers,Please》(請出示證件),網吧模擬器《Internet Cafe Simulator》,乃至國產現實模擬題材作品《大多數》等。這其中有數款產品至今仍擁有不俗的熱度,已然成為許多玩家在虛擬世界中的“第二人生”。
乞丐模擬器載入界面 圖片來源:網絡
《Papers,Please》游戲界面 圖片來源:網絡
從玩法重心上來看,圍繞經營模擬展開的模擬器類型產品則更側重于模擬。模擬器游戲著重于以還原對應模擬目標職業日常工作或行為的每個細節和流程,以提供足夠貼近真實的游玩體驗。同時,在操作方式上則追求簡單易上手,從而降低策略經營的比重。“簡單無腦”或就是模擬器游戲首當其沖的標簽。
近年來,模擬器游戲也已悄然成為移動游戲市場中的一個熱門題材。在我們此前的地區觀察中,從24年初火出圈的印尼摩的司機模擬器《Ojol the game》,再到年中從拉美火到中東的超市經理人模擬器《Supermercado Simulador 3D》,乃至年末征服歐美的貓咪模擬器《I Am Cat》。不同職業、不同身份,各式各樣的模擬游戲接連不斷地引爆玩家社區。
這些或第三人稱,或第一人稱視角的模擬器游戲僅憑讓玩家體驗截然不同的生活角色,進行重復的日常行為與工作,略顯粗糙的建模下卻具備了堪稱魔性的吸引力。根據點點數據統計,于去年7月中旬超市經理人模擬器這一題材最火時期推出的產品《Simulador de Supermercado》于本月初依然能夠在全球多地模擬游戲免費榜中保持前十的位置,全球月下載量近700萬。
《Simulador de Supermercado》8月1日免費榜全球排名情況
此外,包括去年走紅的《Outlets Rush》、《My Perfect Hotel》等多款老模擬器產品,以及年初的賽道新銳《I Am Security》、《I Am Cat》,也大多都維持著相對較高,且較為穩定的用戶活躍數據。
四款游戲近一年月活躍用戶趨勢.點點數據
從數據上來看,當下模擬器游戲這一細分類型已然展現出了強大的市場生命力。與此同時,KRAFTON旗下新游,有“財閥模擬器”之稱的《inZOl》的開發和上線或也能從側面說明市場對于此類型游戲的預期。
模擬器游戲走紅原因剖析
從玩法導向上分析模擬器游戲走紅的原因,不論是追求模擬體驗的“身臨其境,體驗不一樣的人生”,還是追求經營機制所賦予的“從無到有,積少成多之成就感”。其核心目的皆落在解壓之上。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特別是在拉美、中東、東南亞這些新興發展地區,用戶對于解壓的需求尤甚。而模擬器游戲所提供的低成本體驗不同生活的途徑恰好能夠滿足用戶逃避現實壓力,獲取情感代償的現實需求。這或許也是《inZOl》首個DLC選擇了極具東南亞風情的海島主題的原因之一。
圖片來源:網絡
剖析模擬器游戲能夠適配用戶需求的根本原因,還在于其在玩法重心上對于代入感的極致追求。模擬器游戲對于各人群、職業日常生活和工作基礎流程的高度還原為玩家游戲體驗賦予了極強的沉浸感。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此類游戲中,眾多爆款產品在模擬目標人物職業或是身份選擇上近乎一致的傾向性——職業特征鮮明的小人物。我們在此前的文章《TikTok禁令寬限期限將至,暗流涌動下的美國社交市場有哪些新機遇?》中曾討論過反主流趨勢下用戶對于“真實”認知傾向的轉變,而“越丑越真實”的思維定勢于模擬器游戲而言,便是“社會地位越低越真實”,也越有代入感。
而越是“售貨員、酒吧保安、乞丐”這類職業身份特征鮮明的小人物,其工作流程以及行為習慣也會愈加的簡單和普適,從而能夠進一步降低游戲的上手難度。輕策略的機制所帶來的“簡單無腦”的游戲體驗,便可進一步放大“用雙手改善生活,從無到有完成原始積累”這一游戲過程中玩家的成就感。而這也便是模擬器游戲得以讓玩家沉浸于簡單重復游玩體驗而不產生厭倦感的魔性本質。
此外,模擬器游戲的自由度也在增強了代入感的同時豐富了游戲的可玩性。在游戲機制上,模擬器游戲并未界定游戲的主線,同時也并不約束玩家在游玩過程中是否完成,或是有利于“本職工作”,這便為游戲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玩家可以選擇不理會本職工作而是自由探索地圖,抑或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裝飾屬于自己的便利店、網吧、住所。
圖片來源:網絡
與此同時,模擬器游戲的自由度更體現在不對玩家的選擇進行道德約束。在《Papers,Please》中,玩家可以因為同情NPC的悲慘遭遇,又或是收下NPC遞上的現金等“賄賂”而對其證件錯誤閉口不談,放任其過關。反之,拒絕亦然。甚至于,在后一種情況中收下“賄賂”的同時,單方面撕毀協議,仍然拒絕其入境許可。善惡選擇皆在玩家一念之間,不同的選擇將導向不同的結果,游戲并不加以引導和限制。畢竟從心所欲,為所欲為同樣也是解壓的另一種詮釋。
游戲的自由度也為其帶醞釀了巨大的傳播潛力,高自由度帶來的不確定性能夠為游戲主播創造豐富的直播效果與內容,對產品及主播雙方而言都有極大的益處。以國內游戲主播寅子為例,其在游玩《乞丐模擬器》的過程中,并未一味地積累,反倒是多次因為買彩票而敗光積蓄挨餓受凍。其間產生的節目效果以及切片視頻帶來的傳播聲量對于游戲和主播雙方都可謂是收獲頗豐。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搜索頁面截圖
模擬器游戲的發展趨勢
首先,伴隨技術普及與開發門檻降低,小型團隊也能制作出質量較高的游戲。于模擬器游戲這一賽道而言,高度細分的模擬題材產品勢必如雨后春筍一般迅速涌現。無需多長時間,便可覆蓋各種可能的身份職業乃至生活體驗。
與此同時,伴隨技術進步,未來的模擬游戲或將采用更先進的AI技術來創造更真實的游戲體驗。NPC將不再依賴預設腳本,而是能夠根據環境和玩家行為自主做出反應。VR/AR技術的發展也將帶來更加沉浸式的體驗。游戲機制的融合與創新現代模擬游戲不再局限于簡單的模擬,而是融入了更多元素。
而在題材的選擇上,模擬器游戲或將延續當前向小人物看齊的準則,甚至于向更低一層次發展。《貓咪模擬器》以及開頭所提及的《Prison Escape Simulator 3D》(監獄逃脫模擬器)便是實例。一方面,對于特殊定位人群“囚犯”,乃至于動物而言,較低的道德預期令玩家對其行為準則天然具有較高的容忍度,因而在進行“越獄”、“搗亂”、“整蠱”等偏向負面的行為時抵消負罪感,從而最大化解壓的效果。
圖片來源:應用商城詳情頁
在社交與互動性方面,未來的模擬器游戲或將更加注重社交體驗,允許玩家與他人一起分享模擬體驗。當前,包括《貓咪模擬器》、《乞丐模擬器》等產品也已經推出了多人連線模式,此舉為產品帶去了更多的趣味性的同時,也為產品創造了更多豐富的玩法。
平臺適配方面,對于模擬器游戲而言實現跨平臺與多端互通絕非易事。其原因或在于移動端與電腦端用戶實際需求的不同。對于電腦平臺的玩家而言,其更偏向于獲得真實細節滿滿,偏硬核的模擬體驗。而對于移動端用戶而言,碎片化的游玩體驗才是常態和當前的休閑化趨勢,即開即玩,隨關隨停也更符合現代人忙碌的生活方式。
此外,盡管模擬器游戲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發展瓶頸。模擬對象所決定的內容深度,對真實性的尺度把握,以及伴隨賽道快速發展所產生的市場競爭與同質化風險都是開發者需要思考的問題。